close
臺灣社會面臨少子化的現象,很多夫妻都只生一個小孩。因為家中沒有兄弟姐妹,使得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的接觸互動,多半集中在幼稚園之後。當孩子與朋友吵架時,該如何化解衝突,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加以調適呢?本月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,當孩子吵架時,應如何處理吧!

 
   
 

不小心型的衝突
這類型的衝突,源自於孩子無心造成的。如:孩子正在玩小汽車,不小心把小汽車滑得太用力,把其他小朋友疊好積木塔弄倒了。這些都是因為不小心的過失引發的口角爭執。還有像本月「巧虎這一班」單元裡,阿力就是屬於這種不小心的過失,而引發他和皮皮間的口角爭執情形。

目的導向型的衝突
這類起因在於孩子要?到某種目的,但並不是故意要傷害他人的。例如:孩子為了要搶玩具,而不知輕重的推倒他人。或著怕別的小朋友吃太多餅乾,而把整罐搶過來抱在自己胸前。

防禦型的衝突
這是孩子在面對威脅時,採取自我防衛反應的。例如:用力推開打了他的小朋友,結果反讓對方跌倒在地。

表達性型的衝突
這類型的衝突多半是自我導向的,純粹為了好玩。例如:推倒同學辛苦蓋好的積木城堡,純粹只為了好玩,或是想看看積木城堡倒下來的樣子,覺得這樣很有趣。卻因此惹惱對方產生衝突。

以上這些都是孩子常見的衝突情況,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,他們總會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將所有的情緒反應出來,不管是生氣、快樂、難過,所以很容易出現因衝突發生而出現爭吵,甚至打架的情況。

當孩子跟別人吵架時,父母親在勸架時,不要馬上急於懲罰孩子,該先了解原因,再由雙方各自陳述吵架的原因及過程。然後再引導孩子想一想:吵架能解決問題嗎?如果覺得不合理或是對方太霸道,是不是應該請大人幫忙,而不要直接吵架呢?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,盡量讓孩子思考、發言、提問,父母親退居後面當引導者,不要讓孩子感受到大人的權威、壓力。同時也不要流於說教式的告誡,這樣的溝通很容易流於教條,孩子不見得能接受。

另外,身為父母親者在處理孩子的爭執時,要先能控制自己的情緒,不要生氣?孩子,應以平和的態度面對,然後引導孩子還原當時發生的經過,並適時提醒他們在哪個關鍵點發生衝突的,接著再引導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,然後再跟孩子溝通:他是不是故意的呢?是不是你先弄倒了他疊好的城堡呢?剛才不要推他的話,他是不是就不會跌倒呢?

在溝通過程中,盡量聽聽孩子的想法,接受他們的情緒發洩,讓孩子了解父母親願意聽他的話而感到安心。例如:「你小心疊好的城堡,被他不小心弄倒了,一定很生氣呵!難怪你會生氣對他吼。不過,下次遇到這種事,先不要生氣,跟他說『你弄倒了我的積木!』如果他不理你,或著跟你吵架,你再請大人來幫忙處理。」藉由這樣的引導,孩子會明白其中的道理,並且記取經驗,下次遇到相同情形時就會知道要怎麼處理。

最後,再給父母親們一個觀念,雖然吵架、衝突是我們所不樂見的,但換個角度想,這不正是給孩子學習去面對處理衝突的好時機嗎?父母親不必太過緊張,孩子之間的衝突再所難免,只要自身保時客觀、冷靜、正向思考,並引導孩子從過程中認識自己的情緒,學習尊重體會他人感受,這樣便能培養出一個高EQ的好孩子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210林暐淂110 的頭像
    210林暐淂110

    306 林暐淂 210 peter 110 淂的分享空間

    210林暐淂1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